苏州桃花坞,位于苏州古城的西北隅。明代中叶,这里同时出现了名扬天下的一人一品,一人即江南大才子唐寅,一品即桃花坞木版年画。而历史上的苏州是江南的中心城市,明清有“东南一大都会”之称。
清康乾时的桃花坞年画呈现都市风情。雍正十二年(1734)的代表作《姑苏阊门图·三百六十行》,尺幅巨大,画面题词:“万商云集在金阊,航海梯山来四方;栋宇翚飞连甲第,居人稠密类蜂房……高骢画舫频来往,栉比如鳞贸易多。不异当年宋汴京,吴中名胜冠寰瀛……”此类作品有中西文化的碰撞,也有本土文化的滋养。
姑苏万年桥图 平江钦震稿 92.3cm×53.5cm 清乾隆五年(1740) 墨版套色敷彩
苏州景新造万年桥 桃花坞陈仁柔发行 100.5cm╳53.6cm 清康熙 墨版套色敷彩
康乾时的桃花坞年画在国内诸多年画中别开生面的特点,就是其市民性与文人画的结合及中西合璧。它包含了宫廷版(姑苏名匠入清内府的作品)、文人版、西风版、民间版。
和合致祥 · 一团和气 68.8cm╳51cm 清中期 墨版套色敷彩
福字图 50cm╳52cm 清康熙 墨版套色敷彩
鲜桃枇杷满盆图 丁应宗 30cm╳37.5cm 清康熙 饾版印制
莲花花篮图 丁亮先 30.3cm╳37.6cm 清康熙 饾版印制
蟠桃知了图 亮先氏 30cm╳37.5cm 清康熙 饾版印制
八面威风 姑苏丁亮先 37.2cm╳29.7cm 清康熙 饾版印制
清晚期因清政府闭关锁国,又遭太平天国战火所毁,桃花坞年画不得不转向江南农民和上海城隍庙谋生,上海城隍庙小校场年画风光半个世纪后,也被外来石印技术所终结。
门神 — 赵公明 燃灯道人 37.5cm×26cm×2 晚清 王荣兴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藏
老鼠嫁女 58cm×34cm 晚清 高福民先生提供
天官赐福 111cmx52cm 晚清 王荣兴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藏
花开富贵 57cm╳42cm 晚清 王荣兴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藏 拷贝
五子夺魁 48cmx68cm 晚清 王荣兴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藏
新中国成立后经抢救保护,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,苏州桃花坞的新年画依然保持迷人的特色和艺术魅力。
虎丘山后山百花香 苏起峰 60cmx44cm 20世纪80年代
赏新灯 张晓飞 38cmx42cm 20世纪80年代
水乡小景 王祖德 41.5cmx31cm 20世纪80年代